• 关于科技创新前提和条件的若干思考

    袁广斌;

    当前世界各国均致力于科技兴国,对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体制、行为、思维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科技创新的若干前提和条件。

    2006年01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也谈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张瑾;田伟;

    阐述了创新人才要具有开发型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等创新素质,指出了现阶段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即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即加强创新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环节应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等。

    2006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工科实验基地过渡到创新基地途径的探讨

    雷斌;马跃;

    考察了工科实验基地过渡到创新基地的途径。通过主动发展高技术衍生创新基地、依靠学科特色培育创新基地、通过学科交叉催化创新基地、利用高级别科学研究推动实验基地过渡几个方面讨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分析了工科实验基地过渡的作用机理和若干要点;提出了保障、促进工科实验基地过渡的若干建议。

    2006年01期 7-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商品的综合评价方法

    谭晓宁;张引科;

    在系统考察技术商品综合评价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指标设计、权重集确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综合国内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技术商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技术商品进行评价的方法。

    2006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及其发展对策

    郭鹏;傅朝荣;余小方;

    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涵义及其在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新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改革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并在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经费投入等方面子以充分保障。

    2006年01期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对策途径

    宫丽华;

    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与该国管理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是同步的,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的一切重大成就。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需要科学的管理。而目前我国社科研究管理存在着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途径。

    2006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应用研究绩效评估

    汪群芳;李植斌;

    在高校科研绩效评估上,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各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缺乏统一的评估框架性意见。从应用研究的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了应用研究绩效评估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的设定等。

    2006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坚持科学发展观 搞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

    王学成;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及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现状实际确立其定位。地方高校定位要突出办学特色,包括发展目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

    2006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科技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重点突破

    马朝琦;郭鹏江;杨晶;

    当前形式下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合理、准确地进行规划和定位;坚持立足现实,突出特色,瞄准学术前沿;坚持学科交叉和原始创新;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实现高校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006年01期 29-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谭进;朱明君;

    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2006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的职能

    何梅;王抚生;

    科技成果既作为科研工作的直接目的,作为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又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商品,其地位在整个科研工作及其管理十分重要。在论述科技成果及其管理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的职能,并提出强化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的若干措施。

    2006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

    叶向前;弥曼;徐曦;

    就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困境和必要性做一简要阐述,并结合我校的情况浅谈了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

    2006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申报科研项目面临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宗辽;侯冠辉;强选萍;

    申报科研项目时,申请人应认真思考以下8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做?你要做的与别人有何不同?你怎么去做?你准备由谁来做?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你做需要多少经费?你已经做过什么?在申请书中对上述8个问题表述清楚,以赢得评审专家的好评,使自己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得立项。

    2006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院校科技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林海斌;

    对地方院校近两年在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项目、科技交流、科技成果方面进行了统计,并与部委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地方院校在这五方面与其它院校存在明显的差距。需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提高地方院校科技活动能力。

    2006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促进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彭述娟;王开成;凌晓明;

    发挥媒体宣传的阵地优势、辐射力和影响力,为稳定、充实、造就、积淀高校科研人才队伍,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国际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的体制创新、运行机制、舆论氛围营造和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阐述媒体宣传的作用,并提出几点思考。

    2006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与分享

    周南;穆效荣;

    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实际工作经验,对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与利益分享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等学校技术合同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认为技术秘密成果归属与分享约定不明确,是引发合同纠纷的隐患;综述了委托和合作开发合同中关于技术秘密成果归属与分享的法律规定;讨论了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与分享;提出了确定技术秘密成果归属与分享的具体建议。

    2006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初探

    张严锋;刘艳妮;王会斌;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情况差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指出高校科研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重大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从顶层规划设计、建立资源平台、设立专用基金、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6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学科馆员在科研选题中的作用

    王春燕;

    科研选题是科研活动中重要的步骤,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优势协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选题,并提出了选题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2006年01期 55-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创新小组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王海刚;狄颖琦;

    分析了技术创新小组的涵义及演变,并探讨技术创新小组的特点,提出了企业创建技术创新小组应注意的问题。

    2006年01期 57-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熊国强;张林;曾昭智;

    在分析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以24所省级重点实验室为评价实例,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与DEA模型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2006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刘晓武;何静静;张爱辉;王燕平;

    分析了以工程硕士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有学位无学历的原因,认为专业学位无学历证书对我国专业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构成障碍,提出了修改相关教育法规,取消学历证书,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发展提供统一平台的建议。

    2006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与科研任务关系的思考

    江铭;

    高等学校是我国知识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学科建设是高校知识创新的基础,科研任务是考核高校教师必须的工作定量,本文主要探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调整好二者的关系。

    2006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刘占莲;陈小立;杨建平;唐建中;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各项改革与发展的龙头。对东华大学近几年开展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作了总结,结合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的管理体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保证;科学研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队伍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充足的经费是重点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重点学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006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李迎波;

    当今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间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还非常缺乏经验,尤其对影响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的因素,以及怎样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运用实证研究分析和理论综合的手段,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的理论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期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帮助。

    2006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16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实行科技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龚惠峰;

    在分析当前我国科技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科技资源难以共享的原因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来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2006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9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论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中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

    陈兴;杜跃平;

    首先阐述了技术转移对东北地区制造业改造与升级的重要性,然后在介绍技术转移方式和影响技术转移方式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适合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技术转移方式:合作生产与合作研发,并对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2006年01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影响因素

    林艳;王茜;

    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学技术推广和转化的活跃因素。因此,首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机制的因素。指出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01期 82-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试析中华传统文化对科技产业化的制约

    周宇华;王健;杨永征;

    从科技产业化中三大行为主体入手,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出在转变观念同时,进行制度建设促进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006年01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对策

    王莹;周勇;

    企业孵化器是扶持新创企业的有力工具。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孵化器外部环境发展不足引起的。深入分析了融资环境、扶持政策、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区域开放度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06年01期 89-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

    张经强;

    通过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6年01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56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