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坛

  • 欧美国家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模型研究及启示

    孔婕;

    我国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然而政策实施后缺少专业部门跟踪进程及成效,产生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因而建立一个配套的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形成"成果挂钩的管理和预算系统"十分必要,文章研究了欧美国家在创新政策绩效中使用的评估模型和方法,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3期 v.31;No.131 247-24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9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标准化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侯俊军;王庆;

    文章通过采用比较前沿的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88年到2008年我国标准与专利的行业(依据ICS分类划分)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建立了协整方程并对其进行误差修正。实证结果表明两者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标准与专利之间存在正向协同作用,但在短期内的作用相反。长期来说,标准化促进技术创新。

    2010年03期 v.31;No.131 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促进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胡俊峰;

    从民间资本的投资特征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出发,分析政府应采取的创新对策机制,包括政府引导性投资、优惠的财税政策、金融结构性调整等,利用市场的力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文章以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民营经济相对发达,而经济结构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江苏省南通市作为研究对象加以研究,系统分析了民间资本投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10年03期 v.31;No.131 254-25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

    陶化冶;张鑫;张岩;隋金雪;

    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企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直接动力。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计算了其关联函数计关联度,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实现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方法。

    2010年03期 v.31;No.131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巴西技术创新政策演化及启示

    卢立峰;李兆友;

    巴西是拉美研发规模最大的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根据政策侧重点的不同,巴西技术创新政策前期多侧重研究开发;后期主要重视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回顾巴西技术创新政策,从重视研发向重视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分析了巴西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为转型时期我国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0年03期 v.31;No.131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空间视角的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刘璐;

    特定的空间区域是技术创新的环境,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从空间和地域视角对技术创新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各个学派有关空间与技术创新的内容进行评述,对于研究区域经济、集群经济等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010年03期 v.31;No.131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科研管理

  • 我国高校专利的发展及法律保护分析

    李亚敬;栾春娟;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在逐年增长,尤其浙江大学已连续三年在世界学术机构专利申请量的排名中居于榜首。结合我国高校专利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发现每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就会明显增长。可见,法律保护对高校专利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高校申请的专利质量不高这一问题也日益暴露,其主要原因是专利成果并未得到有效转化实施。因此,我国亟待在相关法律保护中加以完善。

    2010年03期 v.31;No.131 267-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对策——以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为视角

    李芳;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同自然科学一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发挥其潜在的功能和作用。文章以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为视角,探析、寻找完善成果转化的对策,以期发挥人文社科研究"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与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咨询与参考,促进我省地方经济发展与进步。

    2010年03期 v.31;No.131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实证研究

    崔旭;王宝红;

    对西安市部分企业开展问卷、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合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在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共同努力下,产学研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2010年03期 v.31;No.131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刘洪民;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2010年03期 v.31;No.131 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工作方法探微

    姬焕芳;

    目前科研团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就其实际情况来看,科研团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考核工作方法缺乏成熟的评价体系。文章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拟从团队建设、团队绩效两大方面提出构建高校科研团队考核工作方法体系,以期能为高校创新团队考核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0年03期 v.31;No.131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实现人本管理

    袁坤;

    人本思想在管理中的体现,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一个基本标志。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实现。因此,在高等院校中,科研工作的管理同样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章从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实际,提出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实现人本管理的途径。

    2010年03期 v.31;No.131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保密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黄涛;袁建;张黎君;

    伴随国防科研体制的改革,涉密科研项目进入高校已成为必然。研究生客观上已成为涉密科研项目的新生研发力量。文章依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结合高校科研实际,对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保密体系的设计及管理提出了解决方案。

    2010年03期 v.31;No.131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

    王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现状的考察,结合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的实际,对当前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三种现行模式:产学研供需对接会,专项科研项目委托研发,大学与企业共建实体,并分别对其发展状况做了重点分析,提出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建立应当立足实际,科学定位,模式的创新发展应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2010年03期 v.31;No.131 292-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从评估科技查新项目看科研发展状况

    殷春连;刘品阳;贺晶;

    依据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2008年查新报告,对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查新的科技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按查新目的、委托单位性质、查新项目申报级别、查新项目学科分布以及月分布时间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反映出陕西省在这两年中企业的查新数量比较大,科技立项查新较大,在学科分布中交通运输工程、动力与电气工程等学科是优势学科。

    2010年03期 v.31;No.131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误区

    刘丰;陈理娟;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其中高校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存在的诸多"误区"也不容忽视,结合高校现状,通过统筹学科建设规划,扩大学科交叉深度和广度,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和谐机制等举措,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03期 v.31;No.131 299-30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基于管理制度缺失的“管理蜜罐”新思维“管理蜜罐”创新探索

    李红霞;

    "管理蜜罐"是一种基于"蜜罐技术"的思维方式和管理制度的缺陷性来研究有效管理的管理技术。文章分析了管理制度存在的缺失、"蜜罐技术"的价值和优势,并论证了网络"蜜罐技术"的思维方式引入到管理领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蜜罐"的概念,探索了管理蜜罐理论。

    2010年03期 v.31;No.131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解构与机制探讨

    林嵩;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的第一步。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创业机会的概念探讨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创业者如何搜索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对这一问题缺乏明确的理论框架。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分析,文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2010年03期 v.31;No.131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51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李绍英;孙绍荣;宗利永;王元浩;

    服务外包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目前服务外包在我国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如何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建设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通过分析服务外包业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2010年03期 v.31;No.131 3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3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一个奥运会产业关联效应测算模型的构建与论证

    胡春阳;

    在借鉴以往节事经济影响研究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测算基于SNA的奥运会产业关联效应测算模型,并通过模型设计的条件、测算体系的形成以及新旧投入产出模型流量的关系等对其进行理论论证,指出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可用于进行节事活动对各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测算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2010年03期 v.31;No.131 31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PEST矩阵的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战略分析

    马建华;张琪;袁杰;

    近几年山东物流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和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山东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和资料,运用SWOT-PEST矩阵对山东物流业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的提出了一些关于山东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0年03期 v.31;No.131 317-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22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供应商群整合: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创新模式

    王晓晶;

    供应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供应商数量会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增多,从而导致庞大的供应商群,不利于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文章在分析供应商群整合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供应商群整合策略,以保证企业有效地实施供应商管理。

    2010年03期 v.31;No.131 320-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31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1982—2008

    任会利;刘辉煌;

    根据1982—2008年的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FD I、保险、商务服务进口提高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通讯服务进口抑制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且保险、通讯、商务服务进口、生产性服务FD I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扩大保险和商业服务开放度,吸引生产性服务FD I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31;No.131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135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带有培训的试用期甄别作用分析

    刘自敏;王君莉;

    对试用期中的培训作用进行分析,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试用期培训的甄别功能,以及影响甄别效率提高的各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甄别效率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益,并识别出影响效益的各类因素,为企业制定相应的培训策略,提出了建议。

    2010年03期 v.31;No.131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拟合法的客户识别模型改进研究

    夏永林;赵振华;

    客户保持是客户关系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对节约成本和提高利润率有重要影响,实施客户保持,必须识别不同客户的特性,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客户细分,进而制定相应的客户策略,所以客户识别是企业客户关系实践的基础,是该理论研究框架的一条主线。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CLP中客户利润变化的机制,并对CLP的衡量方法之一的拟合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2010年03期 v.31;No.131 331-33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才培养

  • 地方高校学院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张剑;

    实行分层管理,进行学院制改革是地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学院制改革中存在学院设置的随意化、学院管理的虚拟化和运行机制的失控化等问题。地方高校必须坚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为前提;提高办学效益为根本目标;建立以评估为手段的学院目标管理体制为方向;坚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为关键;坚持确保学院的实体地位为核心;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制为突破口,才能逐步有效推进学院制改革深入发展。

    2010年03期 v.31;No.131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全纳教育理念在美国SAT考试中的体现

    陈洁;

    全纳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通过消除任何形式的歧视,帮助所有个体更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社会融合的一种教育理念。美国SAT考试,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SAT考试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全纳教育的理念。这对于全纳教育在教育及教育辅助过程中的应用对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测试领域有一定有益的启示。

    2010年03期 v.31;No.131 339-3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学籍的动态管理

    刘蓉洁;赵渭泳;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杜绝假文凭、规范研究生办学和保证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基础。随着研究生基数不断增加,学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工作的需求。在分析研究生学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以电子学籍为基础的研究生学籍动态管理的新模式。

    2010年03期 v.31;No.131 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罗强;张新云;

    受当前经济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具体数据调查,从整个就业系统整体出发,全面、系统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并建设性的提出解决就业系统之道。

    2010年03期 v.31;No.131 346-348+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罗清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引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010年03期 v.31;No.131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3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应用研究

  • 基于混合语言的Web服务容器构建方法

    张建华;龚星宇;张金刚;

    针对在面向对象架构中集成C/C++开发的遗留系统和代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语言的Web服务容器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Python语言的扩展和嵌入机制,将Web服务容器对服务的调用、部署和管理被转换为Python解释器对Python模块的调用、部署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灵活的可动态扩展的处理结构。与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法弥补了它们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在面向服务架构中集成遗留系统和代码的集成技术。

    2010年03期 v.31;No.131 35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遥感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张帅;冯樊;侯萌萌;

    石油工业是国内率先应用遥感技术并形成规模产业的部门之一,石油遥感应用技术已经在油气资源勘探,油田环境监测,油气工程评价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文章从遥感技术和石油工程的关系以及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了遥感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分析说明了目前遥感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遥感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2010年03期 v.31;No.131 355-357+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合

  • 论绿色价值观

    袁金群;李邦邦;余学义;

    从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来说,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与价值活动的最终源泉,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向和价值选择。绿色价值观即是建立在生存价值观、发展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的一种回答和解决方式。确立绿色思维,建立绿色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及生存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010年03期 v.31;No.131 35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游戏动画场景中HDR的意义

    陈琛;

    随着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性能的不断攀升,游戏需求已经从18岁以前的青少年儿童普及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游戏产业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对多媒体动画专业的投入力度也大大加强。但是我们清楚的看到,游戏无论从概念设计,场景细节,色彩画面,以及各个环境中灯光的渲染和高精度的材质贴图都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文章具体针对游戏动画现状,提出针对使用HDR高精度场景渲染以及各环境下灯光布置的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31;No.131 36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矿特色的科技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西安科技大学设置科技俄语专业可行性分析

    邹虹;

    通过分析全国一些高校俄语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提出理工类院校要创办外语专业应充分利用理工院校外在学科环境优势,走与强势专业结合的道路,通过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外语专业科技教育内涵。文章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分析了创办突出地矿(专门用途外语)特色的科技俄语专业的可行性。

    2010年03期 v.31;No.131 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徐维娜;许金立;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村镇住宅建设事关城镇化发展的全局,急需先进适用的技术支撑体系。文章对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实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和因地制宜性原则从住宅建设的过程和技术的成熟度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0年03期 v.31;No.131 369-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