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坛

  • “一带一路”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网络DEA的测度方法

    刘和东;陈雷;

    我国在转型经济、研发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投入,更要注重提高创新资源的效率。文中收集"一带一路"17省市2009—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网络DEA方法,对创新过程中研发与商业化效率进行测度、求出各阶段的冗余松弛及规模收益。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各省市分布不均衡,并且研发效率整体较低、商业化效率整体较高。研发阶段:内蒙古、黑龙江等8省市效率最优,无冗余松弛,其余9省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甘肃、青海等4省的规模效率递增,内蒙古、青海规模收益不变,辽宁、吉林等11省市规模收益递减。商业化阶段:浙江、福建等5省投入产出达到最优,无冗余松弛现象,其余12省市商业化阶段投入存在大量冗余;上海市规模效率呈规模递减,浙江、福建等4省市规模收益不变,内蒙古、辽宁等12省市规模收益递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一带一路"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对策。

    2019年04期 v.40;No.186 399-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6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规制政策演变对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赖红波;储艳霞;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学术界做了大量关于环境的研究。但鲜有文献说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变化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文章基于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2种政策类型和2004—2016年中国27个省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SFA)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和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都对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了"激励效应";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中,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对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有正向作用;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则对医药制造产业的创新作用不显著。

    2019年04期 v.40;No.186 405-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来自高新技术园区的实证

    刘程军;周建平;储锦超;杨增境;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溢出对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至关重要,而吸收能力在二者关系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构建相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园区内45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逐级回归的方法,对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吸收能力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调节作用,但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要明显优于间接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吸收能力的这一调节效应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显著。

    2019年04期 v.40;No.186 411-415+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成长的研究——基于企业年龄的调节作用

    王保林;蒋建勋;管璐;

    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针对不同成长速度下,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对以往研究做出补充。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呈现倒U型关系;在高技术企业中,企业研发投入对于高成长速度的企业促进作用更强,且对于企业成长速度十分缓慢或衰退的企业,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成长;对于高技术企业,企业年龄在企业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并且随着企业成长速度的加快,企业年龄在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的负向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这意味着高技术企业需要适度的进行创新,同时应根据企业特征做出研发策略的调整。

    2019年04期 v.40;No.186 416-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18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TMT跨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张玉玲;葛玉辉;姚莹莹;

    在以往学者对跨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鲜有学者对TMT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文中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研究TMT跨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从管理者角色理论的视角对TMT跨界行为进行创新性阐释,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12个城市的同行业117个企业的高管团队作为调查样本,共回收617份问卷,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对473份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聚合分析、固定模型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实证研究了TMT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异质性知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管理者角色理论的视角对TMT跨界三维度行为,即使节行为、协调行为、侦测行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MT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模型引入异质性知识变量后,TMT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有明显提高,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异质性知识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使节行为对协调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协调行为对侦测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侦测行为对使节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

    2019年04期 v.40;No.186 425-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专利视角下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基于Granger检验和VAR模型

    王晓琦;万振塬;

    从专利视角探究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创新能力。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陕西省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科研机构数量对专利申请的影响。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研机构数量均对专利申请具有正向影响。脉冲图像显示,科研机构数量在短期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D经费内部支出的长期促进结果更为持久。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经费投入的解释能力随时间推移下降,研发机构的解释能力随时间推移上升。R&D经费内部投入和专利申请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R&D经费内部投入和科研机构数量对于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经费的投入的解释能力随时间推移下降,研发机构的解释能力随时间推移上升。在此基础上,需要鼓励多种渠道资本的介入,着重建立成果追踪和转化机制。

    2019年04期 v.40;No.186 43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与影响因素研究

    杨慧珊;王刊良;杨平;

    为了解苏南制造业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近300家企业的相关数据,以企业管理、技术合作、企业研发、资本运营和企业学习等5个维度,分析企业对待不同创新资源选择路径,以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调节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多属性带有中介调节功能的结构方程复合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路径假设、评估与校验,验证了模型各构成维度间和各测量变量间有着特定联系。同时,在企业创新战略导向、绩效导向需求框架内,从开放式创新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2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企业对各项指标采取不同应对方法的原因,展现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一些战略动机、选择路径、取向性偏好和内外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南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地关注绩效而非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的路径主要是以引技术进、产学研合作等传统方式,全球化创新方式运用得较少,因此,该地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整体上仍处于兴起、发展的阶段。

    2019年04期 v.40;No.186 441-447+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8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仵凤清;付慧娴;

    依据自组织理论,全面分析了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征、自组织条件和自组织形式,并通过分析创新集群的熵流变化,构建了创新集群的熵变模型,进而深入探讨了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动力和协同机制。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归纳出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机理,揭示了创新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自组织规律,认为创新集群在正负熵流变化和正反馈机制的影响下,经历了"微涨落-巨涨落-远离平衡态"的变化过程,并通过竞争、技术创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及内外部非线性动力机制进行自调整,进而促进创新集群向有序方向转变,如此反复迭代、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2019年04期 v.40;No.186 448-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科研管理

  •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SWOT分析

    马茹;王宏伟;

    采用SWOT分析法深刻揭示当前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和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旨在为正确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道路提供坚实有力的决策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从内部条件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知识产出、国内市场、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本"大而不强"、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科技创新力量布局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体制机制障碍等劣势。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等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机遇,而国际科技力量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遏制、全球科技治理缺乏强大话语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则是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

    2019年04期 v.40;No.186 457-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安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浅析

    吕靖烨;姚佳棋;李朋林;

    为了优化西安市科技资源配置,运用了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2005—2016年西安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选取了2个投入变量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和2个产出变量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和专利申请量,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处理,再将数据导入DEAP 2. 0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在2014年以前,西安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下,没有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我们从结果还发现了2005—2014年西安地区的综合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较低,应该不断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提升规模效益。在具体措施方面,西安市应该从规模效率方面入手,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并提高科技人员的数量,为实现科技创新打好基础。在2015—2016年期间西安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1,说明此时各项指标都在生产前沿面上,没有浪费投入,也没有出现产出不足的现象。说明在西安市政府的调控下西安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文中最后提出了西安市的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力度,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西安市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增添强大的创新动力。

    2019年04期 v.40;No.186 46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霍尔三维结构的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任振;王成程;沈敏圣;孙肖芬;郭桐;

    重大科研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原定目标难以实现。为了实现对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在传统风险管理思路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的特点,对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的改进,构建了适用于重大科研项目特征的风险管理四维模型,分析了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时间维为主线,对基于霍尔维度的重大科研项目风险动态管理过程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出基于改进霍尔三维结构的重大科研项目动态管理模型是实现项目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推动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9年04期 v.40;No.186 470-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ESI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特征研究

    王璇;沈思;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德温特数据分析软件(Derwent Data Analyzer,DDA)和Excel数据分析工具,对SCIE数据库中2008—2017年共计23 279篇ESI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率、合作国家/地区、合作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多维度进行探讨,以期从中获取国际合作特征信息,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提升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产出与中国科技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合作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依托其优质科研资源,取长补短,提高论文质量。另外,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得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是近期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

    2019年04期 v.40;No.186 476-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基于公平感知动态演化的知识转移SD模型及仿真分析

    董仲慧;

    公平感知是企业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现有研究忽视了公平感知动态性演化规律,研究需进一步明晰公平感知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及反馈效应。在系统分析公平感知及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公平感知关系动态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及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公平感知关系对研发团队之间的知识转移活动有显著性影响,知识接收方可通过调节公平感知关系以促进知识转移;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在知识转移活动中存在互补效应,分配公平处于低值时,程序公平可以中和分配公平带来的负面效应;知识接受方的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活动初期作用较为显著。

    2019年04期 v.40;No.186 48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命周期视角下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基于信息技术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蔺思雨;葛玉辉;

    以2012—2016年中国A股信息技术行业32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高管与员工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有正向激励效应,相比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更能解释我国成熟期和衰退期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成长期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应注重自身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演化,并实时调整企业的薪酬制度。

    2019年04期 v.40;No.186 490-496+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创新系统演化分析

    赵凯莉;王建中;

    文中旨在梳理企业创新系统演化机制并探讨出衡量企业创新举措成效的方法。研究方法以对比分析法为主:首先借助企业综合演化理论,认为在企业综合演化模型中的"企业变异"与"环境选择"可以引入到企业创新的成效分析上来;其次探究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企业创新系统的可行性;紧接着进行了熵变分析的知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由系统内部的正熵值到不断从环境中引入负墒流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即熵变为负,系统熵值降低则表明企业创新得以被环境选择,该创新举措有成效。文末将结论进行实际案例应用,借此为评价企业创新系统演化成效提供依据。

    2019年04期 v.40;No.186 497-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能力构筑与后发企业创新追赶

    向永胜;李春友;

    通过网络获取创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后发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选择。文章从理论分析出发,构筑了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能力-创新追赶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本研究发现:外部知识网络嵌入形态通过影响内部双元创新能力,进而作用于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绩效,其中关系强度、关系持久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位置中心度对后发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创新能力和利用性创新能力则对创新追赶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后发企业在进行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注重优化企业外部的网络形态,来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更好地实现追赶。

    2019年04期 v.40;No.186 502-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探讨

    方秀荣;

    在科技革命背景下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追赶并引领世界工程教育的一项改革举措,其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质量的要求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系统性地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含了各门学科的培养目的及有效的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安排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才能通过这个桥梁来实现。首先课程建设可依托行业背景,增强理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加强产学研建设平台;其次还应该开设人文、科技素养课程以引导科技服务于社会发展;最后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建设,以满足未来工程发展的不同需求。

    2019年04期 v.40;No.186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人因工效学与创新

  • 近视用户眼动数据校正

    栗战恒;郑秀娟;刘凯;

    近视会导致用户眼球发生形状畸变,近视用户眼球与视线估计中眼球参考模型的差异导致基于固定模型法得到的视线位置与用户实际视线位置不一致,这影响了视线跟踪的数据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眼球误差模型的眼动数据校正方法。结合眼动仪使用中例行的视线标定,通过计算视线标定过程中参考点与对应的视线估计点之间关系求得近视用户眼球与视线跟踪中眼球参考模型之间的眼球误差,然后根据眼球误差计算跟踪数据误差,最后将误差量补偿于眼动数据,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近视用户眼球发生形状畸变时其眼动数据偏差不仅与近视程度有关而且与用户观察点位置密切相关。数据校正前,视线估计点与真实值平均偏离误差为48. 66pixels;数据校正后,视线估计点均匀分布在真实值周围,平均跟踪误差为28. 02pixels,并且可以验证,随着观察对象位置不同及近视程度变化,矫正后的数据偏差始终小于48pixels。说明以上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校正近视造成的眼动数据偏差。

    2019年04期 v.40;No.186 512-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树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人

    <正>刘树林,男,1966年8月生于河南安阳,198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先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学士(优异生班)、系统工程硕士、管理学博士。1986年留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十生导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参编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和主要参与过精益化等方面的企业管理诊断和咨询项目20余项。2012年主持"神华神东精益化管理"项目;主持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人因工程》,累计选课已达10 000多人次。现主要从事系统工程、生产运营管理、人因工程、新品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9年04期 v.40;No.186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自伟: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

    <正>丁自伟,男,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副教授,项目博导,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培养博十,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巷道快速掘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1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13项;主持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

    2019年04期 v.40;No.186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