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坛

  • 创新网络视角下区块链赋能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周志刚;任丽华;王新华;王雪晴;

    区块链作为一种具有多主体、去中心化以及去信任化等特点的技术框架,为创新网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存在的信任冲突、利益博弈的困境提供了创新思维模式与技术保障作用。首先,基于区块链技术特点与组织创新行为特征的耦合性,构建了具有多主体共享模式、弥补了信息不对称性的共享模式、去信任的共享治理模式的区块链赋能跨组织知识共享机制。其次,通过访谈方式,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区块链赋能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环境保障、组织支持、开放性程度、激励动力、能力水平所组成的内驱性因素、情境性因素与支撑性因素。最后,以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障、组织支持、开放性程度、激励动力、能力水平五个因素均正向作用于区块链赋能跨组织知识共享过程。

    2022年05期 v.43;No.205 49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66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资源错配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郭将;贺勋;

    优化资源配置和进行区域技术创新是保持地方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资源配置效率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的资源错配程度,并分析了我国的资源错配现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探讨资源错配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将资源错配划分为配置过多和过少两种状态后,不同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情况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方向性差别,并且分区域检验证明资源错配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西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配置过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明显,东部地区资源配置不足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促进作用,且存在边际效应。对此,应关注资源错配在不同区域的作用差别,以实现不同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2年05期 v.43;No.205 507-514+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创新管理研究脉络演进及热点趋势预测

    周洋;孟春雨;陈鑫;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75—2020年之间2 305条创新管理研究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共被引分析、共词分析以及突现词分析,厘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概况、知识基础、研究流派及演进脉络,并对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创新管理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但学术影响力和开放度最高的是英国;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包括开放式创新、个人创造力、团队创新、数字创新等,且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较多;主要研究流派包括组织变革、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开放式创新、持续性等,各流派的研究焦点随时代发展不断演进变化;预测未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是大数据等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创新以及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

    2022年05期 v.43;No.205 515-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5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颠覆性创新研究现状及演进路径——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揭永琴;刘笑;宋燕飞;

    通过系统梳理国际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研究概况,加快探索适合我国创新实践情境的理论体系。运用VOS viewer软件,采用知识图谱和聚类分析研究方法,以1995—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3218篇颠覆性创新研究主题的文献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国际颠覆性创新研究进行了期刊、作者、国家、机构、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从研究概况来看,颠覆性创新研究自2007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美英两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引领了颠覆性创新研究。颠覆性创新的提出者CHRISTENSEN教授及其所在的研究机构-哈佛大学具有极高的威望;颠覆性创新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位列第一;从研究热点来看,国际颠覆性创新研究主要形成了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颠覆性创新在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中的应用、颠覆性创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颠覆性创新冲击社会-技术体系以及颠覆性创新发展的治理研究五大研究热点;从演进路径来看,颠覆性创新形成了从对单个行业的影响扩展到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颠覆再到对社会-技术体系的范式颠覆的演进路径。最后,文章提出了3个颠覆性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颠覆性创新的应用范围将更广泛,治理主体更加多元以及与社会福利提升的关系将更紧密。

    2022年05期 v.43;No.205 524-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76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非技术成本、融资约束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任保全;吴小璇;

    新能源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但其发展却受居高不下的非技术成本及融资约束等难题困扰。利用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2010—2021年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非技术成本以及融资约束对该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回归中,非技术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内部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外部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分产权性质回归中,倒U型特征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内部融资约束对非国有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抑制作用更显著,外部融资约束对非国有企业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分地区回归中,中西部地区的倒U型特征更显著,内部融资约束对东部地区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抑制作用更显著。外部融资约束对中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022年05期 v.43;No.205 535-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5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国内高管团队研究的定量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何菲;葛玉辉;

    高管团队作为核心决策群体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战略决策的责任,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起着重要作用。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内高管团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分别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进行共现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Timeline分析、Timezone分析以及Burst分析),描述高管团队的发展脉络,探索研究现状并找到相关研究热点,为今后“高管团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管团队的研究热点在于探究高管团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会关注到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5年为萌芽期,高管团队研究开始出现;2006—2015年关于高管团队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主要探究高管团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2016—2020年关于高管团队的研究有下降的趋势,开始研究团队自反性与高管断裂带;2021年探究高管团队与绿色创新的关系。

    2022年05期 v.43;No.205 5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沉降控制技术

    侯越生;

    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为地铁项目工程施工带来新的挑战,众多建筑物以及既有隧道等构筑物的存在增加了新建地铁区间的施工难度。为了向砂砾地层条件盾构施工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取昆明地铁某试验段作为研究对象,依托现场工况对砂砾地层盾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后的控制措施运用于实际工程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在将试验段数据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后,所得分析结果按照与变形相关性程度降序排列为掘进速度、注浆量、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盾构推力、出土量、刀盘扭矩;其次,得到基于正交模拟试验的盾构参数优化组合,适用于该工程的参数组合为注浆量5 m~3、注浆压力0.4 MPa、掘进速度20 mm/min、土仓压力1.8 MPa。通过现场实测监测分析,选取控制后的盾构参数进行施工,得到地表与既有隧道的变形均小于变形控制值,说明所选参数组合能保证盾构平稳穿越砂砾地层,将土体与既有隧道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022年05期 v.43;No.205 550-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ESG表现、股权融资成本与企业价值——来自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郝毓婷;张永红;

    以2016—2020年A股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实证研究ESG表现、股权融资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并且股权融资成本在这一驱动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通过替换指标的度量方法,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制建设较完善地区以及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研究不仅为ESG实践的价值提升效应提供新的微观证据,而且对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05期 v.43;No.205 560-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5149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1 ]
  • 多主体参与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刘云峰;陈瑞;张晓光;

    为科学评价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按照“要素→决策→行为”的逻辑,建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动力机制模型,找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多主体参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物元可拓理论方法对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实例评价。实例应用发现,建筑施工项目各参与主体均存在不同程度行为失误,表明多主体参与的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反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环节,验证了所构建评价体系可有效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2年05期 v.43;No.205 570-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新发展格局下绿色金融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决策研究

    鲁宇;李文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针对国际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绿色金融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结合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及发展现状,发现处于“双碳”背景下的中国还存在着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不均衡,地区金融协调机制不完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型难,绿色金融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了健全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拓展绿色资产交易市场等建议。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国家适应低碳经济的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2年05期 v.43;No.205 576-580+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4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合

  • 自然灾害视域下应急救灾物资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李磊;支梅;马卫国;曹礼荣;李睿涵;王思维;

    各类自然灾害下的应急救灾物资需求问题是当前物资储备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7篇应急救灾物资需求预测主题论文,应用Gephi可视化分析主要关键词,得到预测方法和研究对象前3类分别为案例推理、时间序列预测、灰色预测模型及地震、洪涝、台风灾害。分别综述了每类方法的发展及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每类灾害的研究重点及热点;其次,对应急救灾物资需求预测领域的文献来源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表明该领域是当前高校科研关注的前沿领域,也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领域。最后,针对理论与现实层面的缺口,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力图为相关研究人员的科研攻关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43;No.205 58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100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自我控制与环境暗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马小勇;刘成;王永杰;魏风信;袁晓芳;张萌;

    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为探讨矿工自我控制和环境暗示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在环境暗示中引入他人行为和警示牌两个变量。采用情景描述法选择横穿轨道、搭乘矿车、吸烟3种不安全行为设计4类12种不同的情景问卷,获得1 361份有效问卷数据,运用SPSS 22.0分析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环境暗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主效应显著;自我控制和他人行为、自我控制和警示牌的交互作用显著。结果反映自我控制能力越低的矿工,其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当有人发生不安全行为时,其他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越高;与无警示牌时相比,有警示牌能降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和是否有他人发生不安全行为或是否有警示牌对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分析认为,煤矿安全管理中应提高矿工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在作业环境设立相关警示牌,及时消除、取缔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环境暗示负面信息,以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022年05期 v.43;No.205 58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商务标准合作行为——基于456项国家标准研究

    余晓;单嘉祺;叶琦琳;

    从网络视角探究电子商务产业标准合作主体的作用关系,有助于掌握标准合作现状,挖掘潜在的标准制定意愿,是促进产业技术交融发展的有效渠道。研究收集了2009—2020年电子商务领域共456条现行国家标准数据,涉及39个技术委员会,1 586所合作企业、研究院和高校。借助构建共现矩阵,可视化合作网络图,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和合作主体的演化特征;运用聚类方法划分网络中的基本合作模块,探讨主体间合作行为。研究表明,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国家标准的合作制定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的引领,高校参与度逐渐提高;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存在紧密联系的小团体发展特征,但其产业结构与网络联结强度不高;网络核心度不断增强,合作行为呈现地域临近性、技术衍生驱动合作发展等特征。

    2022年05期 v.43;No.205 597-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视阈下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提升研究

    高宝萍;赵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形象在各国博弈中举足轻重。外宣翻译作为一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传播国家声音、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助力国家形象提升,利用外宣翻译传播一国之声已成大势所趋。以我国外宣翻译现状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我国外宣短板,多角度剖析成因,并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格局、媒介形式和传受关系,从传播媒体、受众定位、人才储备、传播翻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05期 v.43;No.205 605-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