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保全;吴小璇;
新能源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但其发展却受居高不下的非技术成本及融资约束等难题困扰。利用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2010—2021年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非技术成本以及融资约束对该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回归中,非技术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内部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外部融资约束对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分产权性质回归中,倒U型特征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内部融资约束对非国有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抑制作用更显著,外部融资约束对非国有企业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分地区回归中,中西部地区的倒U型特征更显著,内部融资约束对东部地区及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抑制作用更显著。外部融资约束对中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022年05期 v.43;No.205 535-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58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菲;葛玉辉;
高管团队作为核心决策群体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战略决策的责任,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起着重要作用。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内高管团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分别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进行共现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Timeline分析、Timezone分析以及Burst分析),描述高管团队的发展脉络,探索研究现状并找到相关研究热点,为今后“高管团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管团队的研究热点在于探究高管团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会关注到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5年为萌芽期,高管团队研究开始出现;2006—2015年关于高管团队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主要探究高管团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2016—2020年关于高管团队的研究有下降的趋势,开始研究团队自反性与高管断裂带;2021年探究高管团队与绿色创新的关系。
2022年05期 v.43;No.205 5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侯越生;
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为地铁项目工程施工带来新的挑战,众多建筑物以及既有隧道等构筑物的存在增加了新建地铁区间的施工难度。为了向砂砾地层条件盾构施工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取昆明地铁某试验段作为研究对象,依托现场工况对砂砾地层盾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后的控制措施运用于实际工程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在将试验段数据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后,所得分析结果按照与变形相关性程度降序排列为掘进速度、注浆量、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盾构推力、出土量、刀盘扭矩;其次,得到基于正交模拟试验的盾构参数优化组合,适用于该工程的参数组合为注浆量5 m~3、注浆压力0.4 MPa、掘进速度20 mm/min、土仓压力1.8 MPa。通过现场实测监测分析,选取控制后的盾构参数进行施工,得到地表与既有隧道的变形均小于变形控制值,说明所选参数组合能保证盾构平稳穿越砂砾地层,将土体与既有隧道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022年05期 v.43;No.205 550-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郝毓婷;张永红;
以2016—2020年A股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实证研究ESG表现、股权融资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并且股权融资成本在这一驱动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通过替换指标的度量方法,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制建设较完善地区以及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研究不仅为ESG实践的价值提升效应提供新的微观证据,而且对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05期 v.43;No.205 560-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5149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1 ] - 刘云峰;陈瑞;张晓光;
为科学评价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按照“要素→决策→行为”的逻辑,建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动力机制模型,找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多主体参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物元可拓理论方法对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实例评价。实例应用发现,建筑施工项目各参与主体均存在不同程度行为失误,表明多主体参与的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反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环节,验证了所构建评价体系可有效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2年05期 v.43;No.205 570-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