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坛

  • 技术距离与合作创新企业知识获取的正U型关系——焦点企业知识基础特征的调节作用

    姜秀娟;张鑫;李琳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利用德温特数据库中2000—2020年纳米能源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联合申请专利信息确定组织间合作关系,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合作伙伴间技术距离对焦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以及焦点企业知识存量特征(知识多样性)和知识网络嵌入特征(知识网络中心性和知识网络结构洞)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伙伴间技术距离与焦点企业知识获取呈正U型关系,焦点企业知识多样性和知识网络中心性正向调节合作伙伴间技术距离与知识获取的关系,而知识网络结构洞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说明焦点企业选择较小或较大技术距离的合作伙伴更有利于开展外部学习活动,同时要根据自身知识基础特征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以促进知识获取。

    2023年04期 v.44;No.210 37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6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李停;

    将Stackelberg博弈嵌入到分析模型中,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群之间如何进行策略互动,进而分析其创新模式选择行为演化的特征和均衡状态。研究发现系统收敛于3种模式,一是正常情形下存在(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2个演化稳定策略,二是最优情形下存在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三是极端情形下存在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为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防止被低端“锁定”,寻求平台企业优化创新模式的选择路径,政府要对开放式创新制定适宜的补贴和税收政策,积极为平台企业搭建合作创新平台、理顺合作创新机制以提高技术溢出系数,灵活应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共建专利池、技术转让等手段,以减少创新成本支出。

    2023年04期 v.44;No.210 38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协调性研究

    唐娟莉;倪永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研究构建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指标体系,选取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运用熵值法、技术创新协调性指数等模型,测算技术创新能力、效率及其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研究表明:(1)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其中,江苏处于领先地位,而青海处于未尾;我国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上呈上升态势,呈现出东高中低的趋势。(2)我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由2011年的0.412 974上升到2020年的0.534 620,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3)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协调性指数为0.329 057,其协调性整体上呈下降态势,由2011年的0.343 070下降到2020年的0.328 185,呈现东部地区协同度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即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其最高水平为江苏,最低是吉林。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协调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聚集性,并在空间上伴有一定规律性。

    2023年04期 v.44;No.210 38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视角下粤港澳区域协同创新演化研究

    程海龙;张永庆;

    为探究粤港澳区域协同创新的演化历程及影响因素,选取粤港澳区域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2020年国内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对粤港澳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0年,粤港澳区域的协同创新程度越来越紧密,区域中的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纳入了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创新核心区和边缘区,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而韶关、揭阳、潮州始终徘徊在网络的边缘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的两大核心城市——香港、澳门,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在合作专利的联合申请上没有表现出强的合作性和带动性,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2023年04期 v.44;No.210 398-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大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

    李隆林;张强;张慧洁;

    创新能力的空间均衡是考察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以上海为例,探究超大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数据,通过熵值法、一般计量经济学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以及地理加权回归(GWR)系统分析上海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上海市创新能力在空间布局上并不均衡;创新能力自城市核心区、近郊区、远郊区逐次降低的特点,呈现出东部地区高-高集聚、南部地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上海市各区创新能力存在空间依赖和空间溢出效应。全局Moran’s 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均表明创新能力具有空间相关性,人口密度、高兴企业数量、城镇化水平、政府干预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上海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人口密度与创新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在空间上呈同心圆状分布;高新企业数量、城镇化水平、政府干预对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分别呈条带状分布、团状分布和“十”字型分布。研究结果有助于客观揭示超大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为推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2023年04期 v.44;No.210 407-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减税激励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杨雨婷;韩军辉;

    以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2010—2021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减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减税激励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正向调节减税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三,研发投入在减税激励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的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减税激励对于大规模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相对于西部地区,减税激励对于东部和中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建议健全宏观减税激励机制,并针对不同规模和地区的企业实施针对性减税激励举措,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再辅以企业的微观股权激励机制,最终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2023年04期 v.44;No.210 416-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科研管理

  • 中国低碳技术专利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彭聪;吕拉昌;

    探究低碳技术专利的发展与创新,科学辨识影响低碳技术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对我国低碳技术空间合理分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20年有关低碳技术专利授权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中国低碳技术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低碳技术专利增长迅速,东部地区低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一直保持领先水平;中国低碳技术空间分布布局呈“东北-西南”方向且收缩态势明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主要核心区,成渝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最高;中国城市低碳技术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天津、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始终处于H-H聚类区,创新溢出效果明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城市低碳技术空间变化的主导因子,政府财政资金和创新企业数量是主要驱动力,市场资金流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环境规制因子驱动作用最小。

    2023年04期 v.44;No.210 424-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高管团队特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

    宋雅妹;李竹梅;

    利用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管团队特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融资约束起负向抑制作用,即高管团队中女性占比越低、平均年龄越大、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薪酬差距越大,越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缩减样本量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特征通过影响企业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价值、吸引投资者关注等,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不仅丰富了相关文献,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上市公司加强高管团队建设、以及通过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外部融资提供证据支持。

    2023年04期 v.44;No.210 435-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和短期财务绩效

    盛敏倩;欧阳文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是衡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值得研究,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ESG实践中对短期财务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ESG表现和绿色技术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在ESG表现与短期财务绩效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和非高科技行业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在ESG表现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促进效应中的抑制作用较显著。本研究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丰富了ESG表现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关系,拓展了ESG经济后果研究,并为不同性质企业ESG实践提供有效路径。

    2023年04期 v.44;No.210 446-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62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能源企业内部治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吕靖烨;张扬;王艺斐;

    传统能源企业不仅要紧密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应积极寻找正确道路以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做出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以能源行业为例,选择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及激励制度三方面的财务数据,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采用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其对投资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的结果。提升能源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有利于其投资效率的提高,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3年04期 v.44;No.210 45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专利质量对煤炭企业绿色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李欣华;李刚;

    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专利技术力量的有力支撑,为探究专利对煤炭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以2016—2021年中国沪深A股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专利质量对煤炭企业绿色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专利技术质量对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其绿色发展影响作用不明显;专利法律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但却能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专利经济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作用不显著且和企业绿色发展呈负向运动。结果表明:专利质量在促进煤炭企业绿色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负面作用,稳步提高专利质量,并实现绿色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协调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3年04期 v.44;No.210 461-467+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社会责任、代理成本与企业金融化

    李唯滨;倪婉晴;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必然之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关键信息和资源,还能提升企业声誉,加强对管理者监督以减少代理成本,对企业的金融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金融化之间的联系,采用了2010—2020年中国所有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金融化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企业金融化先上升后下降;代理成本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比国有企业低,对企业金融化作用更加明显;处于高竞争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更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梳理企业社会责任、代理成本与企业金融化的联系,能够为限制企业过度金融化、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2023年04期 v.44;No.210 468-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51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准社会互动视角下微博评论回复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徐孟钰;李启庚;

    作为品牌官微对消费者评论内容的反馈,微博评论回复对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至关重要。文章以准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分析微博评论回复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并将评论回复分类,研究不同回复类型的影响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情景实验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 25.0和Smart PLS 3.0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微博评论回复对准社会互动有正向作用,且准社会互动在微博评论回复对品牌忠诚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品牌吸引力(社会吸引力和任务吸引力)在微博评论回复对准社会互动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同回复类型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信息性灵活回复的效果最佳,情感性回复次之,信息性机械回复效果最差。

    2023年04期 v.44;No.210 477-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5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环境保护税、高管股权激励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

    崔帅盼;张永红;

    为检验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股权激励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以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非重污染企业相比,环境保护税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高管股权激励在环境保护税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即高管股权激励削弱了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环保税税额标准提高地区企业中,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结果表明政府应当继续加强环境保护税法等环境规制建设,企业应当制定合适的高管股权激励制度,进而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

    2023年04期 v.44;No.210 486-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7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测度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李正东;聂丽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准确、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内外循环为主体。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发展“双重循环”,企业不断地重塑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开放式创新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为此,基于325份调研数据样本,深入研究创新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建立受监管的中间模型,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动态的创新政策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知识领域相耦合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在创新开放度和创新绩效相互紧密联系中起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知识领域耦合和企业创新绩效相互间的联系形成相互影响。因此,不仅丰富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边界,对于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双循环”发展模式也具备重要意义。

    2023年04期 v.44;No.210 496-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煤自燃高温隐患识别及离子液体防控技术

    王彩萍;

    <正>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有一定的煤自然倾向性。煤自燃不仅烧毁或冻结大量煤炭资源,造成地面塌陷、空气污染等环境灾害,且常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煤自燃具有火源隐蔽、易复燃、动态移动等特点,造成高温火源定位难、主动防控难度大。因此,开展煤自燃基础理论与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对煤炭安全开采、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际意义。

    2023年04期 v.44;No.210 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